
但现在新能源浪潮一来,情况不一样了 —— 我作为领克 900 的车主,很负责任地说,这台车接过了旗舰 SUV 的接力棒,不管是操控、空间还是智能,都把新能源时代的 “公路王者” 标准给拉高了。
宝马 X7 能在燃油时代称王,靠的就是德系机械那股子顶流水准。5170mm 的大车身,要么装 3.0T 直六引擎,要么上 4.4T V8,马力从 381 到 530 匹,配上 8AT 变速箱和 xDrive 四驱,破百最快只要 5.8 秒,这性能放在以前真的没对手。

更厉害的是它的底盘,魔毯智能空气悬挂加后轮主动转向,两吨半的大家伙转弯半径能缩 1.2 米,麋鹿测试跑 76km/h,跟中型 SUV 差不多灵活,“大车也能好开” 这事儿,X7 确实做到极致了。还有那标志性的天地门,上下分段开,既有豪华范儿又实用,妥妥的燃油旗舰经典设计。
新能源时代一到,“公路之王” 也该换代了,而领克 900 就是这个新王者。作为极氪和领克整合后的旗舰,它不光把天地门这个经典设计给继承了,关键是核心能力全方面超越了 X7。

咱看数据,基于 SPA Evo 架构造的车身,长 5240mm、轴距 3160mm,比 X7 大一圈;空间利用率更狠,88.2% 的得房率,车内面积能到 6.16 平米,第三排比同级宽 50mm,我身高180,我坐进去能平躺,还有双 180 度电动旋转座椅,空间灵活度真的超出想象。


操控这块,领克 900 的进化真叫颠覆性。它不用传统燃油机,上的是智能混动系统,我这台 2.0T 版本,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能到 540kW,配 3 挡 DHT 变速箱和前置四驱,加速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到换挡顿挫,动力衔接特别顺。

而且它首发了 “Super AI 数字底盘”,把闭式双腔空悬和 CCD 电磁减振整合到一起,悬架能调 105mm 行程,啥路况都能应对;百公里制动距离才 33.95 米,比宝马 X7 强多了。我当时在山路试的时候,就明显感觉这台车重心更低、转向更准,运动模式下侧倾控制比竞品好,舒适模式又能复刻 X7 的细腻滤震,真正做到了 “舒服和好开两头都占”。

最能拉开差距的还是智能化,咱说实在的,宝马 X7 的 iDrive 8.5 系统加双联屏,在燃油车里算科技天花板了,但跟领克 900 比,还是差了代际。

领克 900 直接上 30 英寸 6K 巨幕,还装了双 8295 芯片,智能座舱的流畅度和显示效果,用过的都知道有多爽。

不过真正让我觉得 “买对了” 的,是它全系标配的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尤其是 H7 方案,直接把旗舰 SUV 的智驾水平提了一个档次。

这套 H7 系统,是靠 NVIDIA DRIVE AGX Thor 芯片撑着的,算力有 700TOPS,再加上 29 个智能传感器组成的全场景感知网,能实现 “从车位到车位” 的全程智能辅助。跟宝马 X7 的 L2 + 比,领克 900 的 H7 只要拨一下杆就能启动全程辅助,全国城市无图 NZP,不管是环岛还是可变车道,都能轻松应对。

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 G-AES 通用障碍物避让功能,40cm 以上的锥桶、甚至路上碰到的牦牛都能识别,最高 130km/h 能刹停,这比行业平均水平强太多了。再配上 FUTURUS 全场景 ARHUD,导航光毯和避障提醒直接投在路面上,咱开车的时候一眼就能看清系统要干嘛,对智驾的信任感直接拉满。

从宝马 X7 到领克 900,“公路之王” 的变化不只是动力从油变电,更重要的是汽车的核心价值变了。宝马 X7 靠机械实力成了燃油时代的全能标杆,而我这台领克 900,以新能源技术为底子,既保住了天地门的经典,又靠 Super AI 数字底盘、超大空间和千里浩瀚 H7 智驾系统实现了全面升级。

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一场跨时代的王者交替,领克 900 已经给新能源时代的公路旗舰 SUV,定下了新规矩。
